今年,红木家具市场开始回归常态,竞争日益凸显,习惯了生意送上门的仙游红木人开始着急了。仙游红木家具企业正确认知整个红木家具产业的现状和不足,才能走出困境。
企业思维传统 品牌意识薄弱
2013年,仙游红木家具企业都在木材涨价潮中分了一杯羹。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对外地红木家具产业就缺乏了必要的关注,对自身品牌的推广意识也相对薄弱。记者走访大部分仙游红木家具企业展厅,发现很少有企业重视展厅布景。多数展厅一眼看上去就像一个仓库,堆满了红木家具;而绝大部分广东红木家具企业的展厅布景充满人文气息,客厅、书房、卧室等家具摆放有序,加之展厅内风水轮转动的水声、淡淡的轻音乐,唯美的古典气息更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事红木家具行业的徐先生说道:“去年生意太好了,订单都来不及做,哪儿还有时间去做品牌推广。今年就不一样了,涨价潮过去了,又新增了那么多企业,竞争太激烈了,要考虑品牌包装了。”
仙游红木产家具产业平台最好,整体的营业额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有些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制作水平都可以排到全国前几名,硬实力可谓相当雄厚,但是在品牌影响力上,却没有达到与之相匹配的高度。红木家具产业与终端市场脱节,只赚取了单纯的加工费,工艺与品牌附加值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是非常可惜的。一小部分企业在大环境的逼迫下,开始逐渐苏醒,走访外地市场,学习品牌经营之道。
营销推广渠道少 行业媒体力量弱
互联网时代,广东和浙江地区的红木家具企业动态频频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内,而仙游红木家具企业在互联网上几乎销声匿迹。大部分仙游红木家具企业在网络推广上一片空白。
个别企业在品牌推广上还是很有想法的,但是没有专业的品牌策划推广公司与他们对接,只能在现有的几家区域媒体上推广自己,如坝下工艺网、爱古网、仙作红木家具网等。这些行业网站都存在区域局限性,很难让更多外地消费者了解仙游红木。据了解,目前行业排名第一的网络媒体尚未驻点仙游。过去曾有全国性的红木行业媒体试图入驻仙游,但是为数不多的有推广意识的红木家具企业无法支撑全国性媒体的长久入驻。推广渠道贫乏、信息闭塞,导致消费者无法了解仙游红木,久而久之,仙游红木家具企业也很难走出竞争的恶性循环。
人才不均衡 无序竞争激烈
工艺大师多,熟练木工少,设计人才少,职业经理人少,是仙游红木家具行业人才分布的现状。企业缺乏设计人才,大部分小企业一直模仿较为畅销的设计样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同质化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个别企业为了回笼资金,甚至不惜亏本出售产品。
重材质轻艺术
企业偏重材质和雕饰技法,认为凡是黄花梨、紫檀的家具就是好家具,雕饰繁缛才贵气,珍贵红木被滥用,红木家具艺术和文化价值被淡化。近几年,木材标准泛滥,工艺标准却无人问津。
正如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所说:“一个依靠自然材质消耗而飞速发展的行业,肯定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一个只要是做红木家具,不管做成什么品质都能挣钱的市场,一定不是一个正常和成熟的市场。”(来源:第二十二期《品牌红木》杂志 陈建华、康菊香∕文 罗杰∕编辑)